全国服务热线400-689-6719

最新研究成果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医学行业动态

科学家利用单病毒粒子示踪技术揭示海水鱼类病毒侵染机制

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秦启伟研究团队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宏达合作,首次将单病毒粒子示踪技术应用于水生经济动物大分子DNA病毒研究,从时间、空间尺度多层次揭示了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 SGIV)侵染宿主活细胞的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SGIV的致病机理和提供理想的病毒-细胞模型,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 2014,88,13047-13063。

据介绍,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只能借助宿主细胞完成自身的复制和繁衍,SGIV是从患病养殖石斑鱼中分离的一种高致病性虹彩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的一个新种。研究人员应用单颗粒成像与示踪技术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实时追踪了单个SGIV的病毒粒子进入石斑鱼宿主细胞的精细动态过程,观察到SGIV是借助细胞表面的丝状伪足进入细胞。

研究人员还利用不同胞吞途径的抑制剂,通过单粒子成像、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揭示SGIV进入宿主细胞是通过网格蛋白介导、pH依赖的胞吞途径而不通过小窝蛋白介导的胞吞途径,且首次发现SGIV可通过巨胞饮途径进入宿主细胞。在活细胞内,追踪单个SGIV病毒粒子可实时监测病毒在胞内的运动情况,发现SGIV在细胞内运动需要依赖微丝和微管。

该成果由王劭雯、黄晓红、黄友华等完成,获得“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SGIV侵染宿主细胞的内吞方式及胞内运输。(A)SGIV单个病毒粒子进入细胞的动态过程;(B)SGIV进入细胞依赖于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C)SGIV进入细胞依赖于巨胞饮途径;(D)SGIV胞内的运输依赖于微管和微丝。

上一篇:在斑马鱼一项研究提示含有双酚S/A的产品对大脑的效应...
下一篇:苏州大学利用TALEN技术研究斑马鱼生物钟-【课题实验整体外包】...

东洪简介技术平台实验方法科研成果行业动态公司新闻

留言 / LEAVE A MESSAGE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上海展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
联系电话:400-689-6719
联系邮箱:3369352092@qq.com
联系我们: 4006896719

关注我们 / FOCUS ON


扫一扫
关注东洪博元更多动态

Copyright 2012-2017 上海展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键词: 蛋白组学 流式细胞检测 动物造模 基因测序 基因敲除  western blot 透射电镜 免疫组化 原代细胞分离 载体构建 荧光定量PCR  技术支持:汉邦传媒 

沪ICP备17013725号-2